联系

佛学:熊逸佛学50讲

佛学:熊逸佛学50讲

“作为一个有文化自觉的中国人,你还真是需要一门佛学基础课。但请注意,我要讲的不是信仰上的真理,而是事实和思辨性的知识;是佛学,不是佛教。”——熊逸

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,但对于中国来说,它已经深深地嵌入。这不是传教的结果,而是中华文明一个结构性的缺口,也就是形而上学思辨性的匮乏,被补上了。经过2000年时间的融合,佛学早就不是你印象里的外来文化,而是中国文化内在需求的一部分。

早就对佛学产生兴趣的我,去年开始涉猎学习。一次次走进法源寺、雍和宫、白塔寺、天宁寺,可理不清个头绪,尽管去之前做了功课,也学习过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,却依然如一团雾水。“虚不受补”呀,我欠缺太多的佛学基础知识。

常听到,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其所云几何?在寺庙里亦常见到“常乐我静”的门楣,它在说什么?佛学是形而上的、令人仰止的学问,是一种世界观,很想探寻个究竟,却寻不到方便法门。得到APP上的《熊逸佛学50讲》如一缕清风,为我拨云见日,如甘露入心,似醍醐灌顶。当然,这也是不断的烧脑,不断感受佛学理性之美的过程。

一、洞悉佛学的正确姿势,了解基本概念

佛学的基本概念有:缘起性空、无我、四法印、不净观、禅、业报和果报、四大皆空。

1.缘起性空

“缘起性空”是佛学大厦的理论基石,是指万事万物都是受因果律支配的、不由自主的、瞬息万变的聚合体。缘起性空是佛陀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悟出的那个“道”。佛学的各种理论、戒律、修行方法,都是从缘起性空这四个字上生发出来的。

宋代禅宗大师青原惟信有一段很著名的话,说自己在参禅之前看山是山,看水是水;参禅之后看山不是山,看水不是水;后来功力深了,看山还是山,看水还是水。当你知道缘起性空的道理以后,山在你的眼里就不再是山了,而是无数石头、土壤、植物的短暂聚合体,瞬息万变,弹指间就死掉了几棵树,弹指间又碎掉了几块石头。我们只是出于沟通和理解的便利,才把这一团变动不居的,由无数各式各样东西临时排列成某个形状的“集合”叫作山。

你能见到的任何事物其实都不是单个的事物,而是由若干事物排列出来的集合,而无论是排列物还是排列方式都在瞬息万变。恒常不变的状态是不存在的,刹那间的聚散离合就是佛学概念里的“无常”。

2.无我

既然缘起性空,那么“我”也是无常的,因而也就是不存在的。“无我”的观念在当时的印度是颠覆性的。

3.四法印

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有漏皆苦、寂静涅槃,为“四法印”。佛陀深知万事万物都有成、住、坏、空的过程,佛法也不例外。佛陀叮嘱弟子,等自己涅槃之后,大家就用这“四法印”当作标准来辨别教义的真伪。

4.不净观和禅

不净观,是佛教徒戒绝色欲的理论和方法,也就是把美女当作革囊众秽。禅,在佛陀之前就已经有了,是古代印度人的一种修行方式,属于瑜伽的一种。修炼“不净观”,练出视美色如“革囊众秽”的眼力,需要借助禅定的方法。“不净”是世界观,“禅定”是方法论。

5.业报和因果

“因”就是“业”,“果”就是“报”,也叫“果报”、“报应”。“因果”就是“业报”,因果律的束缚力就是“业力”。

6.四大皆空

“四大”就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四种基本元素,分别是地、水、火、风。这里的“空”,并不是缘起性空的“空”,而是指“空间”。

二、缘起,佛学之初心

1.乐观厌世,佛学看世界的基本观点

人生苦海无边,并且人在六道轮回中是永生的。即便有短暂的快乐,也只是为了让你在快乐消散的时候承受更大的痛苦,所以人生不值得活。这是佛陀时代的印度人的普遍认知。

人生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那样,日复一日地承受折磨,永远也没有尽头。

世间众生因造作善、不善诸业而有业报,此业报有六个去处,被称为六道,分别为:天人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阿修罗道(魔)、饿鬼道、地狱道。

六道轮回不是佛教发明出来的新奇理论,而是佛陀时代印度人的普遍相信的“客观事实”。因为有六道轮回,就算是死亡也没法摆脱生命之苦。在佛教概念里,六道轮回的世界叫“此岸”或者“苦海”,六道轮回之外的世界叫“彼岸”。只有跳出六道轮回,你才有机会离苦得乐,到达幸福的彼岸。

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蕴含着佛学的最底层逻辑。

佛陀说,“跟我学吧,我找到了办法”,通过修行跳出轮回,离苦得乐,所以才有了那句“回头是岸”。

六道轮回的世界令人生厌,彼岸世界才是光明乐土, 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。虽然厌世,但很积极地寻求解脱。乐观厌世,是佛学看世界的基本态度。

2.“无我”,佛学产生的背景声

印度有四大种性,作为宗教贵族,婆罗门掌握着信仰的解释权,他们讲的轮回和业报,是说一个人来生的命运取决于今生是否敬奉神明。婆罗门和刹帝利有权有势,经常举办祭祀典礼,有事没事就烧香上供,所以来生一定还会享福,至少还做婆罗门和刹帝利;而吠舍和首陀罗没条件像婆罗门和刹帝利那样祭祀敬神,所以来生注定受苦,照旧转生为吠舍和首陀罗。

当你明白了这个背景,就会理解佛陀的“无我”理论在当时是很有颠覆性的。在当时普通信众的理解里,它意味着敬奉神明并不重要,因为神明和各级种姓身份一样“缘起性空”,而且,即便是吠舍和首陀罗也能通过修行来解脱人生的苦难。

佛教初期那种“众生平等”的观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的,它给了底层人民光明和希望。

3.不行善,不作恶,跳出六道轮回

佛陀最核心的原创思想其实只有一个,那就是“缘起性空”。所谓“缘起”,简单讲就是因果律,佛陀认识到万事万物都在因果律的束缚当中,既没有无因之果,也没有无果之因。今天发生的事一定是前因造成的,今天做的事一定会成为以后某件事的原因或原因之一。

在佛教概念里,做事造的业叫“身业”,说话造的业叫“口业”,想法造的业叫“意业”。从善恶的角度来看,善念、善言、善事造的业叫“善业”,恶念、恶行、恶事造的业叫“恶业”,不善不恶的业叫“无记业”。善业得善报,恶业得恶报,无记业不得果报。所谓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”,就是这么来的。

自己作的业一定会报应在自己身上,这就是“自作自受”。要想从六道轮回当中解脱出来,就必须让齿轮的转动停止下来。怎么才能让齿轮停止呢?既然有因才有果,那么可想而知的是,没有了因也就没有了果。

虽然人一辈子不动念头,不说话,不做事是不可能的,但“无记业”并不产生果报,顺理成章推演下来,如果既不行善,也不作恶,因果律就束缚不住自己了,跳出六道轮回也就指日可待了。

把挨饿受冻当成受苦,把锦衣玉食当成享福,这只是我们俗人的错觉,而用佛法的眼光来看,两者同样都是受苦,你帮挨饿受冻的人吃饱穿暖,等于把他们从一个火坑推进另一个火坑,毫无意义。

唯一救他们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佛法,让他们有机会通过修炼,脱离这六道轮回的茫茫苦海。

三、佛学,经典告诉你

《金刚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大般涅盘经》说“空”,《大毗婆沙论》说“有”,到底宇宙人生是“空”还是“有”,这不容易争出结果,这是佛学当中的“大雅”的一面,是第一流的智者们苦苦钻研的精妙理论,是象牙塔尖上的佛学。

弥勒系和地藏系的经典,属于佛学中“大俗”的一面,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佛学。

《六祖坛经》让传统的禅脱胎换骨,走向自己的反面。

初春的天宁寺,比丘尼们鱼贯而入佛堂上晚课。

1.破相,两个字概括《金刚经》

《金刚经》的全称叫《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》属于大乘佛教般若类的经典。“金刚”的意思是坚硬的金属,无坚不摧。“般若”的意思是智慧,但不是普通的智慧,而是洞彻佛法的智慧。“菠萝蜜”也叫“波罗蜜多”,意思是到彼岸。彼岸就是苦海的对面,苦海就是六道轮回的现实世界,所以“到彼岸”意味着达到涅槃。那么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,顾名思义,是无坚不摧的佛法智慧度化世人的一部经典。

《金刚经》全文讲的都是讲“破相”的道理,把所有的“相”都破除了,心里就没有妄见和执念了,也就见到真正的佛法境界了,这就是所谓“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。《金刚经》教给人无坚不摧的般若智慧,这种智慧一言以蔽之,那就是: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,所以既不该执着,也不该留恋。当你明白了这个道理,也就初步具备了般若智慧,理论上说,距离成佛就不远了。

“破相”的具体路径有两条:一是从空间上破,二是从时间上破。从空间上破,万事万物和任何名词概念都是集合体,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;从时间上破,万事万物从“集合体”的角度来看总是瞬息万变的,没有确定性和一贯性。

所以在全部《金刚经》里,你最需要记住的只有两句话:

一是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”,这是泛言“破相”;

二是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,这是从时间上“破相”。

(所谓“有为法”,这是佛教的一个专有名词,指的是一切处于因果关系当中的事物。对因果律的认识是佛陀的一大创见,因此有了“缘起性空”的理论,所以“有为法”也叫“缘起法”,这两个词说的其实是一回事。)

2.极微与刹那,《大毗婆沙论》的科学精神

《大毗婆沙论》,全名叫作《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》。“阿毗达摩”意思是“大法”,“毗婆沙”意思是“全面的解释”,连起来就是“对大法的全面解释”,或者现代一点,叫作“佛学通论”。佛教有所谓经、律、论“三藏”,阿毗达摩属于“三藏”当中的“论”,简单讲,相当于今天的论文。

这部《大毗婆沙论》的核心观点可以归纳为两点:三世实有,法体恒存。佛学中的“说一切有部”持此观点。从“三世实有,法体恒存”这八个字里,你已经可以感觉到《大毗婆沙论》的革命色彩了:前边我们一直讲“空”,但它说“实有”,我们一直讲“无常”,但它说“恒存”。

《大毗婆沙论》提出了影响深远的“极微”理论,极微是最小的物质单位,不能再被分割下去。刹那是最小的时间单体。

僧团内部搞理论学习,同门师兄弟也会遵守因明规范来研讨、辩论,这被称为辩经,今天你还可以在西藏的一些寺院里看到辩经的场面。

3.《心经》,一言以蔽之“空”

《心经》的全名是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》。意思就是用智慧的力量解脱于六道轮回,到达彼岸涅槃世界的“心经”。

这里的“心”常常被误解为“人心”的“心”,其实从梵文来看,它的意思是“核心”、“纲领”。这就意味着,《心经》并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佛经,而是佛教般若学的观点摘要。如果你想深入钻研般若学,标准做法是精读《大般若经》,全称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,但这部经书足足六百卷,一般人啃不下来,所以五千字的《金刚经》流行得多。如果连五千字都嫌多,那就读《心经》好了。

作为般若学的精华总括,《心经》的内容可以一言以蔽之,就是一个“空”字。《心经》通篇都在谈空。观音菩萨看透了“五蕴皆空”的本质,于是“度一切苦厄”;而这位观音菩萨,在佛教诞生之前,就已经是被印度婆罗门教供奉的一位天神。

(“五蕴”就是五种集合。即,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,简单讲,一切物质形式和精神现象都是“蕴”,都是集合体。)

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“色”,就是物质世界,从本质来说就是“空”,而这个“空”并不是空无所有,而是缘起性空,是“人空”再加“法空”,并不脱离“色”而独立存在。当你用般若空观来看世界,生与灭,脏与净,增与减之类的凡俗错觉就不复存在了。

4.常乐我净,《大般涅槃经》

《大般涅槃经》,是以“涅槃”为主题的经典。“大”表示大乘佛教,“般”表示般若。它提到的“佛性”概念在晋朝引发过一场大论战,后来又深刻影响到禅宗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是佛陀的晚年定论,临终遗教,究竟法中的究竟法。在涅槃系里,它地位崇高,属于第一经典,成书时间大约在佛陀涅槃的七八百年之后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有两个革命性的观点:一是众生都有佛性,二是佛性和涅槃都有共同的特征,这种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概括,那就是“常乐我净”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讲,佛和凡人看起来都一样,都是血肉之躯,也都是“五蕴”的聚合体。所不同的是,凡人的“五蕴”有着无常、苦、无我、不净这些特征,只要让这些特征消失,凡人的“五蕴”就变成了佛的“五蕴”,而无常、苦、无我、不净也就变成了相反的常、乐、我、净。人在这时候就已经算是成佛了,等肉身一死,就彻底进入“无余涅槃”,从此不再轮回。

“常乐我净”是涅槃境界的四大特征,是《大般涅槃经》的核心要领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提出了“众生都有佛性”的命题,这就是说,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藏着“常乐我净”的种子,只是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而已。

今天我们在很多寺庙里都能看到“常乐我净”四个大字,这就是《大般涅槃经》的流风遗韵。像《大般涅槃经》这样深刻影响历史的经典,虽然在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,但书里的一些观点已经变成其他我们熟悉的经典的地基,成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常识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里的佛性论、顿悟成佛论和《金刚经》里的“无相论”一起变成了《六祖坛经》的理论基石。

《大般涅槃经》的法显译本对一阐提很不友好,但竺道生偏偏从字里行间发现疑点,认为经文里边更有基础性的纲领应该是“一切众生皆有佛性”。他因此被逐。

苏州虎丘白莲池,点头石,竺道生说法处。成语“生公说法,顽石点头”的出处。

5.弥勒系和地藏系

如果你在寺庙里找到核心建筑大雄宝殿,一般会看到并排的三尊大佛,这叫三世佛。三世佛有两种组合形式,最常见的是释迦摩尼以现在佛的身份居中,两边一个是过去佛燃灯古佛,一个是未来佛弥勒佛。这就是说,弥勒佛是释迦牟尼的接班人,将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现身人间,度化众生。

弥勒佛的信徒也因此分为两派:一派希望往生到兜率天去,享受天堂净土;另一派希望弥勒佛能提前降临人间,带来人间净土。

“上生”一派认为,人在临终的时候集中精力,观想兜率天的美景,念诵弥勒佛的佛号,弥勒佛就会把他接引到兜率天去。玄奘大师临终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。

一般来讲,精英阶层偏爱“上生”派,底层民众偏爱“下生”派。“下生派”就是最让皇帝忌惮的叛乱隐患。

你应该马上就能想到:这不就是净土宗的做法吗?没错,唯一的不同是,净土宗念的佛号是阿弥陀佛,要往生的地方是西天极乐世界,也叫弥陀净土。

净土其实还不只弥勒净土和弥陀净土两处,只是这两处最有名。

中国从南北朝以来,弥勒佛的化身在人间不断现身,各种扯旗造反风起云涌。道理不难理解,因为“弥勒下生”、“人间净土”,在本质上都是一种末世论。

净土宗的奠基人是我们已经熟悉的庐山慧远,当时谢灵运帮他在东林寺开凿水池,种植白莲花,后来白莲花就成为净土宗的标志,净土宗也因此得了一个别名“白莲宗”。

乐山大佛塑造的是弥勒佛的像。

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影响最大的内容有两个:一是把地狱描写得极其恐怖。

二是让人可以用自己的虔诚礼佛给亲人带来好处。

在释迦佛涅槃之后,弥勒佛重新降世之前,出现了一个漫长的无佛时代。众生该怎么熬过这个无佛时代呢?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就是一座灯塔,告诉大家说,地藏菩萨虽然明明能够成佛,但偏偏不去成佛,要留下来救苦救难,一定要把众生全都度化成佛之后,自己才去成佛。这就是地藏信仰的核心精神,可以概括成十六个字:“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;地狱未空,誓不成佛。”

6.无相、无念、无住,《六组坛经》

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无台。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”,六祖慧能的佛偈家喻户晓。六祖慧能加快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,正因为如此,禅宗在中国的传播也才更广。而且,在佛学的脉络上,慧能是一个革命性的人物,以一己之力把禅修的传统搞了个天翻地覆,果断地和传统决裂。慧能的弟子们又把革命事业不断推进,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熟悉的禅。这样的禅,佛陀根本认不出来。

初祖达摩与六祖慧能,两人的根本分歧其实是坐禅和反对坐禅的分歧。慧能反对坐禅,是反对这种“刻意”和“着力”。

《六祖坛经》的核心是“三无”。简单讲,“无相”就是不执着于客观世界,“无念”就是不执着于主观心念,“无住”就是说人原本的心念是迁流不息、不会停留的。

风动,幡动,还是心动?运动到底存不存在,这是一个经典的哲学问题,同样也是一个经典的佛学问题。

风和幡也和你一样,都是四大、五蕴刹那生灭的聚合,换言之,都是“无我”的,从“无我”就可以推导出运动是不存在的。当你领悟了“诸法无我”的真谛,就能想到“运动”只是一种幻觉,所以风没有动,幡也没有动。

但是,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里那么笃定运动的存在呢?很简单,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是你的心在动。是我们的心不理解佛法的奥义,看不透世界的本质,只能从现象上理解世界,所以才把不动的风和不动的幡理解成运动的东西。

四、人该如何存在

吴伯凡老师说,“学是个仓储的过程,习是个化合的过程;学习是一种带着微痛感,反复接近目标的过程。”老实说,学习《熊逸佛学50讲》于我而言,是个相当烧脑的过程,因为它几乎都是知识点,需要反复的“化合”才能习得。但学习是个愉悦的过程,许多问题得到正本清源,不觉欣欣然。

好书的真正价值,不单正确有趣、知识丰富,而且它能帮助你明白,人该如何存在。六祖慧能说:“佛在心中,莫向外求。自性若迷,佛就是凡夫俗子;自性若悟,凡夫俗子就是佛。”

人该如何存在?我以为,“活在当下,做本分事,持平常心,成自在人”。

心理学家武志红说,成为一个人,成为一个活力四溢的人,要远胜过考试,胜过读书。这或许是“成自在人”的另一个解释吧。

对于佛学,我乃初探,个中滋味,不可名状。借李白诗《山中问答》释然。“问余何意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。桃花流水窅然去,别有天地非人间”。

课程包括:熊逸佛学50讲mp3+全文

熊逸简介:

佛学:熊逸佛学50讲

熊逸,学贯中西的思想隐士,著作等身的文史作家,得到《熊逸书院》《熊逸·佛学50讲》《熊逸讲莎士比亚》《熊逸·宋词10讲》《熊逸·唐诗必修50讲》主理人。

熊逸佛学50讲课程亮点:

作为中国人,你未必对佛教感兴趣,但不能不懂佛学。

佛学源于印度,但已经深深嵌入中国文化内核。

佛学影响了汉代以后中国几乎所有的人文大家。

佛学塑造了中国人的日常表达。

佛学正在引起全球认知科学家、进化心理学家的关注。

不懂佛学,过名山宝刹,看得到风景,看不到文化。

不懂佛学,你丧失的不仅是过去,还有可能放弃未来。

《熊逸·佛学50讲》,正知正见,不谈宗教信仰的真理,只有事实和思辨性的知识。用历史方法探寻,在思辨中接近东方智慧。

熊逸佛学50讲由四大模块构成:

1. 六个佛学基本问题:帮你追本溯源,接近原始佛学的真义。

2. 七大佛学基本概念:帮你打好基础,找到理解万千佛经的抓手。

3. 五部重要佛学经典:《金刚经》《心经》《大般涅槃经》《大毗婆沙论》《六祖坛经》,呈现佛学的基本框架,理论交锋和路线斗争的基本模式,世俗社会对佛学的不同接受方式。

4. 关于佛学的现代思考,借助近现代统计学、心理学、脑科学研究成果,帮助你跳出佛学读懂佛学。

学习这门课程你会收获:

1. 别人眼中神秘莫测的佛学,你能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。

2. 无惧卷帙浩繁的万千佛典,从容在知识坐标中定位,找到最佳切入点。

3. 知晓一流智者们苦苦钻研的精妙理论,靠近象牙塔上的“大雅”佛学。

4. 塑造自己的人生洞见,实现思维的大幅跃迁。

学佛三天,佛在眼前;学佛三年,佛在天边。

而学过这门课的你,既可以让佛在眼前,窥见细节;也可以让佛在天边,把握梗概。

您可能还喜欢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